找到相关内容959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常如:随师

    的修行就能有所成就。”  有谁能理解禅者的忧患呢?我们选择禅时都只注意了的喜悦和超脱,却忽略了的艰难、禅者的承担。  禅宗初祖迦叶尊者以苦行著称。连佛陀都为老迦叶担心,怕他吃不消,劝他放松些,可他...年,为振救衰颓的教运,他东奔西忙,历经心磨十难!  师父说:“不要谈玄说妙,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……”  我渐渐明白:这个概念是多么沉重,而用生命去实证禅又是多么艰难啊! ...

    常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2140421.html
  • 千里(2)

    」(止)---「定」。但老师告诉我,要消除贪,嗔,痴,得练习「维巴沙拿」毗婆舍那(观)---「慧禅」。这是我第一次得知原来在根本佛教中,同样是修禅,却有着不同的层次和技巧。  老师说「奢摩他」只能令人得到「心一境性」的集中,和平静的心灵,它不会令我对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。而「维巴沙拿」禅则不同,能够发展人的透视力---对真理的透视力。「维巴沙拿」更会给人「般若」---智慧。这智慧,会带领人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170745.html
  • 生命的觉醒——体验录

    多年,以自身的体验得出这么一个认识:禅宗的开悟是确有其事,真实不虚的,是可以籍身心去求其实证的,而决非只是供理论、研究的学问或是以生灭妄心去揣度、理解即可通达的境界。禅悟的体验随其层次的深入,...智慧的极致,它于平凡之中昭示出人生的本来面目,于日常机用明指出心灵的真实归宿。悟后的人生是清明无累、智者不惑的人生;是潇洒自在、生机盎然的人生,是自利利他、价值若天的人生。   我曾将自己的方法、...

    王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0040554.html
  • 不能当饭吃,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

    不能当饭吃,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  ——序《天下赵州生活》  明海  每一个人都具有禅心。  读了这句话,也许会有人反问:你说我具有禅心,我怎么不知道?  佛陀在坐证道时,发现“众生皆具如来...失败,正好是另一处反省的机会,借此能够有所改善。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,都不能只看某一点,而要考量整体生命。如此一来,才能够在面临挫折时,很快地重新振作、重新出发。  这或许就是的人总是快乐...

    明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1663250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是否容易使人增长我慢心?

    问:我感觉似乎很多禅修者都有强烈的我慢心,是否容易使人增长我慢心?该如何降伏这种自认为坐得比别人好而生起的我慢心? 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:定力及观智只能暂时镇伏我慢,只有阿罗汉道智才能根除我慢。因此,只要一位禅修者还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智,他就还有我慢。如果你真的想要降伏我慢,就应该精进地修行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智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我慢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1/11323693630.html
  • 生命的觉醒之路——体验录

    多年,以自身的体验得出这么一个认识:禅宗的开悟是确有其事,真实不虚的,是可以籍身心去求其实证的,而决非只是供理论、研究的学问或是以生灭妄心去揣度、理解即可通达的境界。禅悟的体验随其层次的深入,...智慧的极致,它于平凡之中昭示出人生的本来面目,于日常机用明指出心灵的真实归宿。悟后的人生是清明无累、智者不惑的人生;是潇洒自在、生机盎然的人生,是自利利他、价值若天的人生。  我曾将自己的方法、...

    王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1442402.html
  • 问:会不会临终都不悟?

    禅宗所说的悟,是摆下万缘、心无执著,既无可求、亦无可舍。一念能够摆下万缘,此一念就在悟中。顿证、顿悟是没有渐次、不假阶梯的,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。  的修持,切忌将心求悟、以心待悟。求悟不得悟,待悟即是迷;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、执著、攀缘、放不下。所以、真正的禅者,知道有悟这样东西,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为修行的目标。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,在修行的过程中,必须将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8012580408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我佛很久,听说好,马上;说净好即净;又闻密能即身成佛,则弃禅净而密,怎么办?

    度生离苦的工具,只要运用得当,那一宗都好。是见性成佛,密可即身成佛,都是理即,而不是事成!因此禅宗才说:‘大事未明,如丧考妣。’究竟是为什么?就是因为理虽至佛位,但是三惑未能...怪我们自己的功夫不够,如修到上品上生,那才是真正的即身成佛!就是下品下生,也是保障名额,不必如丧考妣了。   我不是存心谤禅谤密,而是从多方面得来的心得,与密,确实是利根上智的人所修的法门,末世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393411622.html
  • 徐恒志答:、净、密三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?

    问:、净、密三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?  徐恒志答:从不思议处下手,直指当人本性,全仗自力。净土以执持名号为重点,自力、他力兼顾。密法着重身、口、意三密齐修,仗自力外,也仗他力。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,但归趣清净自心,彻证寂照本体,并无差别。之灵光独耀,净之一心不乱,密之当相即道,毕竟又有何别?这就是所谓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。”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23311326.html
  • "2008少林问名家讲座"在少林寺颂经堂举行

      2008年7月19日,"2008少林问名家讲座"在少林寺颂经堂举行。   第一场讲座由北京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主讲,楼教授通过自己的体验心得及一些小故事,为大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应该如何进行修禅。楼教授告诉大家,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去,不要把修禅成佛当成身外之物,佛要先学会做人等。   第二场讲座由台湾中道苑住持真华长老主讲,他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福裕禅师的故事。   现场

    佚名

    |讲座|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08213226734.html